共創共贏
近日,便攜式氣質聯用儀助力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開展VOCs走航監測。
以下內容來源于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公眾號
為強化應急監測日常管理,扎實做好夏季空氣質量保障工作,進一步提升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能力,6月30日-7月2日,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與通遼分站,聯合通遼市生態環境局開展揮發性有機物(VOCs)走航監測工作。
選定走航監測區域。根據通遼市臭氧濃度現狀和產業分布特點,監測技術人員制定了計劃和走航路線,選定通遼市經濟開發區、木里圖工業園區和開魯工業園區開展走航監測,摸清不同地形、不同行業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的種類、濃度和污染范圍。
科學劃分走航監測時段。為了總結時間變化規律,分多個時段開展走航監測,每日凌晨三點開始,一直到午夜時分。如出現高濃度數值時,啟用便攜式氣質聯用儀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污染物組分構成,進一步確定特征污染物及濃度。通過多天連續監測,獲得了非常寶貴的資料。
及時分析走航監測數據。通過匯總梳理走航監測數據,分析污染來源,詳細了解該區域VOCs污染分布狀況,確定了重點污染區域,為通遼市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提供技術支撐,助力臭氧管控,保障夏季空氣質量。
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將通過統籌謀劃,統一資源,進一步強化應急監測機制,做到平時服務、急時應急;積極促進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與各分站的縱向聯動,各分站間的橫向聯動,通過交流學習、經驗分享和技術探討提升應急監測能力,通過長效化、常態化開展應急監測演練提升實戰能力,切實發揮好環境應急監測在突發環境事件處理中的數據支撐作用。
供稿 | 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